Photo Created : DonkeyHotey by CC 2.0 @Flickr
超級星期二過後,
美國下一屆總統候選人幾乎已底定,
分別由民主黨希拉蕊與共和黨川普勝出。
要了解掌握未來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人,
選舉流程先得認識一下才行。
漫長嚴謹的總統選舉制
美利堅總統候選人選出方式與台灣不一樣,
台灣基本上只要黨內決議即可代表該黨參選總統,
並且是一人一票直接民選。
美利堅因為是聯邦制(各州共構一個國家),
各州選舉制度不一而定,
總統選舉流程如下圖:
各州法律制定的不同造就了"基層黨團初選"和"選民初選"差異,
且各州法定初選日期又不一樣,
而3/1(二)共有15個州同時開放選舉,
數量之大才被媒體共同設定為「超級星期二」。
第一階段初選結束後便會到「全國代表大會」,
就類似台灣黨內選派最終誰該代表那個政黨競選。
經過一番選舉造勢後,
再由選民投票給「選舉人團」,
選舉人團代表當地選民做最後總統候選人投票。
選舉人團有點類似台灣地方"村長、里長"概念,
由村長代替我們投票給總統,
所以美國總統產生並不像台灣直接民選,而是間接民選。
----------------------------------------------------------------------------------------
近來媒體著墨川普比例較高,
主要在於這是美國政治史上出現此一「弔詭」現象;
民主意識悠久的美國社會出現一位俗稱「政治小丑」川普還能在黨內贏得超二大選,
其言行議論偏激令共和黨內菁英也聯合抵制。
今天筆者就以希拉蕊與川普來和大家討論兩位七項不同之處與三點總結和大家交流。
女性與男性差異
這是很明顯卻可別小看性別差異的影響,
女性因生育、經期、求學階段同儕關係是男性所沒有的切身經驗,
也因此女性往往比男性有更多包容、同情和照顧的行為;
男性,就一般比例而言較女性具獨立、攻擊性,
如同德國現任總理梅克爾,雖有時候會被現實因素為難,
不過梅克爾最後決定接受難民,承擔人道主義責任。
工作成長背景
希拉蕊出身背景較為富裕,
並擔任參議員與國務親,熟知國內國際事務,
累積政治經驗比較多,自然被川普支持者攻擊官禮官腔;
川普本業房地產大亨,
曾與《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合作過,
商人有分實事求是與投機,
近來看到川普的言論,大家應可知道是哪種。
(唐納川普在數年前與羅伯特清崎共推一本暢銷書)
兩黨政治
希拉蕊的民主黨在經濟分岐上屬於左派,
也就是擴大政府支出、照顧弱勢團體;
川普的共和黨屬於右派,
減少政府機能讓市場自由運作。
弔詭的是,此次超級星期二結束,
支持川普的反而是社會較弱勢群體,
投給希拉蕊的大學畢業程度比例較高。
當然,選民並不是直接選擇這兩位,
就前言來說,美國其中一個投票制度是「基層黨團初選」
一底定政黨內部區域選民所投的黨內人選(而大部分州選用此種制度)。
也就是說,假設我是共和黨人,
我只能選共和黨內部提名人選,不能選民主黨。
(美利堅社會擁有歷史悠久兩黨政治,
與台灣不同的是美國兩黨政治主要爭論的是財稅如何執行分配)
工作機會
金融海嘯紓困後,
希拉蕊會走迥異於歐巴馬貨幣政策,
用另一種型態擴大政府開支增加就業機會。
(這邊筆者希望可用債券或入股方式與民共同擴大公共開支
並可回收國民手上紙幣,維持紙幣購買力)
川普也有競選廣告,
他說自己是企業家出身,將會給美國公民最多就業機會;
以小政府型態增加就業機會應當是活絡市場機制這需要時間,
或是與企業工會聯合創造就業機會。
不管如何,兩個候選人會在爭取選票上共同創造就業機會,
方法不一,就以長遠來看何者對美國有利比較中肯。
移民情節
基於民主黨與母性光輝,
希拉蕊對移民政策是比較接受的。
而川普在競選場合聲明不歡迎任何移民進駐包含穆斯林與墨西哥,
因為收入較低的穆斯林會搶走美利堅公民工作,還有國家安全;
並且將在南方各州建立長城阻擋墨西哥人進入美國,
這當然也要防範毒品;
長城費用還要墨西哥人出。
不知道川普會用何種方法要鄰居出錢幫自己建築圍牆就是了。
(穆斯林婦女在川普競選會場被趕出去)
對外貿易
基於任職參議員與國務卿經驗,
希拉蕊知道美國在世界各地該放多少力、運用多少籌碼談判協商,
一些國外官員也算是見過幾次面的熟悉度,
較快進入狀況。
川普是一位保護主義者,會提高國家關稅壁壘保護國人,
走回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各國貿易政策,
並且聲明中日兩國是操控幣值高手,
對TPP太平洋國際貿易組織不信任,可能會撤除,
如果撤除了,最靠近南極的智利城鎮威廉姆斯港將看不到台灣鳳梨酥了...。
(本站文章:TPP簽訂後,我們電子商務將環太平洋)
對外關係
基於男女性別與成長背景不同,
希拉蕊未來面對中國或俄羅斯趨向穩健,貿易值逐漸增加
(只要不發生烏東劇變情況下),
並積極協調處理中東問題。
川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性格,可能挑起中俄兩國神經,
但中俄兩國也知道川普這樣個性,頂多在輿論上捍衛自己立場,
只要川普不貞的擴大抵制或挑性行為的話;
面對中東情況,因為歷來軍火商與共和黨關係密切,
川普可能會在中東動刀...。
(時任國務卿時希拉蕊到訪北約)
----------------------------------------------------------------------------------------
不管怎麼說,從這兩位前在總統候選人我們可以看到
1.美國已落實男女平權時代:
如同中華民國選出小英代表我們對內、對外的一切,
希拉蕊‧柯林頓從前第一夫人到今天總統候選人之路,很少人提及或沿用丈夫光輝競選,
希拉蕊所做的一切均由自己負責。
另一方面來說,蔡英文與希拉蕊互動,會不會比川普互動來的更順利呢?
(假使彼此有互動機會的話)
(威廉‧克林頓也完美作為退休者位於幕後的角色)
2.民眾的不滿誕生川普這樣的候選人:
儘管是最大的危機總統候選人,選民還是選擇川普已投票表示支持,
川普甚至在競選場合要支持者發誓超級星期二投票時一定會投給他,
並運用仇恨、負面言語帶動支持者熱情氛圍,
有如希特勒與墨索里尼再世。
而自家黨內人士已聯合起來抵制川普,卻檔不住如洪水般的支持潮流。
可見美利堅民眾對現狀不管是工作或政治的不滿,已達頂峰。
3.國際關係:
英國不管全世界最具權威經濟學人雜誌或政府代表卡麥隆罕見表示
反對川普的言論與擔心當選後的世界;
這是英國少數對外國內部政治發表的言論,
俄羅斯普丁很高興,他說感謝美利堅選民造就出這麼空名的總統
世界,正等著看2017年1月20日